8月1日,美国贸易代表戴琪的文件夹孤零零地摆在桌上赤盈配资,对面印度商务部长戈亚尔的座位同样空无一人。这个原本被设定为美印贸易协议敲定日期的日子,却以双方代表集体缺席的戏剧性画面开场。
就在前一天,特朗普宣布自8月1日起对印度商品加征25%关税,这一记重拳彻底打碎了莫迪政府“市场换技术”的幻想。
耐人寻味的是,美国挥舞关税大棒的同时,印度粮油贸易商却悄悄签下了15万吨中国大豆油的超级订单。这批货物将从9月起分批运往印度孟买港,成为五年来印度首次对华大宗农产品采购。
美印贸易谈判早前已进行了五轮,却始终未能突破核心分歧的坚冰。特朗普政府要求印度开放农业市场,特别是饱含文化敏感性的牛肉市场,触碰了莫迪政府不可逾越的政治红线。
农业和乳制品成为印度绝不退让的“禁区”。印度官方以保护数百万小农生计为由,坚决拒绝开放转基因大豆、玉米进口及乳制品市场。
展开剩余84%谈判桌上更显荒诞一幕:美国一边要求印度取消对美农产品的“歧视性检疫措施”,一边却对印度输美钢铁、汽车、化工品加征25%关税。
这种赤裸裸的双重标准,让印度塔塔集团等企业订单暴跌,国内失业率飙升至12%。
7月26日,美国农业部再出重拳,宣布对印度虾类产品征收反倾销税,直接打击价值70亿美元的印度虾产业。印度智库“观察家基金会”估算,若全面开放市场,印度农民损失将相当于36个中型军事基地的年度预算。
7月中旬,印度外长苏杰生访华行程释放出微妙信号。这位曾被西方称为“对华鹰派”的外长,在天津公开承诺“中印是发展伙伴”,明确支持中国主办上合峰会。
苏杰生回国仅三天,印度粮油贸易商便签下15万吨中国大豆油订单,创下印度对华采购豆油的历史纪录。
这批大豆油每吨比南美供应商便宜15-20美元赤盈配资,总价节省300万美元。运输时间更具优势:从中国港口到印度仅需两到三周,而南美供应商需要六周。
更具象征意义的是,7月24日零时,印度驻华使馆悄然更新公告:恢复受理中国公民旅游签证申请。尽管设下“10万元存款+仅限北上广递签”的高门槛,但这是印度冻结对华旅游签五年后的首次解冻。
边境线上同步出现历史性画面。在曾爆发流血冲突的加勒万河谷,中印士兵7月首次展开联合巡逻,双方军官共用电子沙盘标注巡逻路线,边境指挥热线通话频率提升三倍。
印度转向中国的背后,是对美国贸易霸权的清醒回应。特朗普对印度摩托车征收100%关税,却要求印度对美国摩托车只收2.4%关税。这种不平等条款让莫迪政府彻底看清现实。
2024年美印双边货物贸易数据显示,印度实现了近460亿美元的贸易顺差,这一巨大不平衡成为特朗普政府发难的关键理由。今年前六个月,印度对美出口已暴跌18%,仅纺织业就损失20亿美元订单。
更深层的原因是印度经济对中国供应链的深度依赖。2023-2024财年,印度从中国进口的电子元件高达180亿美元,占该类进口总量一半以上。
印度制药业80%活性成分依赖中国进口;电动车核心的永磁电机材料100%依赖中国供应链。
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军工领域。印度高调宣布“清查军工供应链剔除中国零件”,却发现光辉战机90%芯片来自深圳,布拉莫斯导弹陀螺仪产自西安。所谓“国产骄傲”,揭开外壳竟是中国制造的内核。
15万吨大豆油采购被印度政府内部称为 “维生素M战略”,其中M代表Money(减少对美贸易逆差)和Military(缓解边境部队食用油短缺)。这批大豆油相当于印度全国植物油储备的4.7%,足以供应新德里所有军队食堂炸半年咖喱角。
2023年拉达克地区对峙期间,印军因植物油储备不足,被迫用冷冻薯条代替热餐,导致野战厨房陷入瘫痪。中国大豆油的到来,将确保印度陆军在零下30度的锡亚琴冰川也能享用到热食,犹如为部队增添了一个山地师的战斗力。
运输安排同样暗藏玄机。这些货轮的保险由中国海军第45批亚丁湾护航编队提供,而此前印度油船每年需向美国海事保险公司支付相当于两架米格-29战机的保费。
与此同时,中国海关数据显示,7月中国对印度农产品出口猛增312%,其中大豆油占比达68%。美国大豆协会则证实,中国采购商取消了原定8月发往印度的12万吨美国大豆订单。
莫迪政府一面伸手接住中国的橄榄枝,一面仍紧握防范之盾。就在采购大豆油的同时,印度商务部突然对中国光伏板铝框架启动反倾销调查。印度本土制造商对此怒不可遏,认为征收反倾销税只会推高成本,反而让中国成品光伏板更具竞争力。
印度对华政策调整同样面临内部阻力。尽管莫迪3月公开呼吁中印进行“健康且自然”的竞争,但军方强硬派仍视中国为最大威胁。2025年印度对华贸易逆差突破1500亿美元的经济现实,更让“印度制造”战略面临艰难抉择。
雅鲁藏布江水电站项目折射出两国关系的微妙变化。这座让印度耿耿于怀的超级工程,虽然印度民间仍有反对声音,但印度政府一直保持沉默,还接受中国每日共享水文数据。这种务实态度在几年前难以想象。
新德里军队食堂的厨师开始重新规划下半年的食谱,锡亚琴冰川的印军士兵即将获得充足的热食供应。而在孟买港口,工人们已经为九月到港的中国大豆油清出了专用储罐。
中印士兵在加勒万河谷联合巡逻时交换的口粮,印度网友热议“中国签证终于放开”的社交平台,新德里商场里标着“中国制造”的电子产品——这些日常生活的碎片,拼凑出国际关系重构的实景。莫迪书桌上的访华邀请函尚未签字,但历史性的选择已经悄然落定。
信息来源:消息人士:中国豆油供应过剩低价外销,印度采购15万吨中国大豆油!与南美供应相比,卖家提供每吨20美元折扣
2025-07-30 12:44·和讯网
信息来源:消息人士:中国豆油供应过剩低价外销,印度采购15万吨中国大豆油!与南美供应相比,卖家提供每吨20美元折扣
2025-07-30 12:44·和讯网
发布于:甘肃省天盛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